中華民國 113 年 7 月 1 日臺教資(三)字第 1132702614 號函核定
近年來,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和「深偽技術」(Deepfake)的迅速發展,為社會帶來許多新的機會和改變,這些技術改變了我們原本獲取知識、傳播訊息和創造內容的方式,同時也增加了許多使用的風險。為了幫助學生提升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使用素養,以善用相關技術並避免造成誤用或濫用,提供以下四個要點作為使用參考。
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的資料來源是歷史紀錄或舊經驗,如果這些資料本身具有成見或錯誤,那麼使用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的結果也會存在偏差或錯誤,因為這些工具無法自行判斷結果的正確性和合理性。
所以我們在使用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時,應該仔細檢視內容。二、可能會減少訊息的多樣性:
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的資料會受到其來源的影響。如果資料不夠多
元、廣泛,那這些工具產生的結果可能只會呈現單一文化的知識,造成知識量嚴重性不足,不僅正確性堪慮,甚至會讓人產生偏見。
所以我們在使用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時,需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批判性思維來檢視結果,而不是全盤接受生成的內容。
Deepfake 是能修改臉部影像的「深度偽造技術」,原理是使用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創建虛假的內容。這項技術能利用既有的圖片、影像或聲音素材,製造出看似真實的影片和圖像,甚至假新聞。
所以當我們在觀看網路內容時,不要輕易相信未經審核的影片或照片,並留意這些內容是否由深偽技術合成,和判斷可能的目的與動機。
部分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的資料在取得、儲存和使用上都還沒有完備的法令、規範及倫理上的監管機制。因此,在使用這些工具時,提供的個人資料、敏感訊息及機密數據,都可能會被收錄到訓練資料庫中,作為未來回應他人的內容。
所以我們在使用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工具時,應該審慎評估提供的資訊,是否具有機密性、隱私性與敏感性,以保護個人與組織的隱私與機密。
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,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,並廣泛運用在各種情境中,卻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和挑戰。
在這個數位時代,我們應該:
同時,我們要提升自己思辨的能力:
最後,我們應該加強自己的數位素養能力,才能在享受科技進步帶來高度便利的同時,減少科技帶來的風險,讓負面影響降到最小。
附錄 |